近日,武圣宫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,在调解员宋主任的耐心协调下,事故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,责任方赔偿伤者3万元,为这起纠纷划上圆满句号。
事故发生于2024年12月,村民李某驾驶电动三轮车不慎与夏某的摩托车发生碰撞,导致夏某胫骨骨折及车辆受损。事故发生后,双方因赔偿金额产生分歧:夏某要求赔偿医疗费、误工费及车辆维修费共计5万元,张某则认为责任认定存在争议且赔偿金额过高,双方多次协商未果。 调解员老宋在了解情况后,迅速介入调解。他结合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和本地实际生活标准,逐项分析双方诉求,并采取“普法+调解”新思路,分别与当事人沟通疏导。针对夏某的医疗费用单据和误工证明,老宋协助核算合理赔偿范围;面对李某的经济压力,他提出分期支付的灵活方案,并强调“法理之外有人情,邻里和谐更珍贵”。
经过三次调解,双方最终达成一致:李某一次性赔偿夏某医疗费、误工费及车辆损失共计3万元,夏某则承诺不再追究其他责任。签字现场,李某激动得流泪感慨:“老宋调解既讲法条又讲情理,帮了我很多。”夏某也坦言:“钱虽少了,但邻里情分保住了,值!” 武圣宫镇司法所负责人表示,此类纠纷的成功化解,既体现了基层调解“化干戈为玉帛”的社会功能,也展现了调解员“宋”法有度、情理兼顾的专业素养。未来,当地将继续深化“小事不出村,矛盾不上交”的枫桥经验,为乡村振兴筑牢和谐基石。
图文:汤玉芝
编辑:段 建 雷朝群 伍文贞
审核:崔志文 温 伟